前言
到底是什麼力量驅使我們工作?早期的原始人因為生理需求而工作(動機1.0),像是飢餓、求偶等。行為心理學興起時,認為人們為了獲得獎酬或避免懲罰而工作(動機2.0)。但唯有「內在動機」的驅使下(動機3.0),才會使工作變成遊戲,使人們熱在其中、熬過專精的痛苦來達到更高層的目的。
「內在動機」比起前兩個動機更加脆弱,需要小心的照顧,提供自主(人類渴望駕馭自己人生的內在慾望)、追求專精(人類對自己所作所為亟欲精益求精的衝動)、找到目的(人類嚮往屬於一個超越小我、遠大格局的渴望),才能使之成長茁壯。
優異表現的秘訣並不是我們的生理衝動或驅獎避懲的本能,而是我們希冀主導自己生命、展延自己能力、渴望過一種有目的的人生。
工作和遊戲僅一線之隔,而獎勵則會使遊戲變成工作
我們花費時間在不同的任務上,不得不做的任務叫「工作」,自已想做的叫「遊戲」。現在想想早上花了八小時在工作上,上班時心思卻忍不住飄到下班後的任務,可能是聚餐、學習或者是運動。
同樣都是花費時間,但得到的滿足感不同,這使得我們有機會將工作轉變成遊戲,或者一不小心就會讓遊戲變成工作。
而獎勵,常常會使遊戲變成工作。
科學家將在幼兒園會利用自主時間去畫畫的孩童分成三組:第一組「一定得獎」組,詢問孩子想不想畫畫,並告訴孩子只要完成作品就會得獎;第二組「意外得獎」組,只問孩子想不想畫畫,畫完則會給孩子獎勵;第三組「無獎」組,只問孩子想不想畫畫。
兩周後,「意外得獎」組和「無獎」組的孩子還是持續在畫畫,但「一定得獎」組的孩子大幅的縮減畫畫的時間。
獎勵並不是問題,第二組的孩子並沒有減少畫圖時間,有問題的是論功行賞式、可預期的及條件式的獎勵。當孩子預期做了某件事就可以得到什麼獎勵時,就像是我們為了薪水而努力上班,心態由遊戲轉變成工作了。
所以,當你期望孩子可以多練習數學時,千萬不要開出到完成一章節可以領10元零用錢這種條件,只會讓練習數學變成工作。
獎賞會不會讓人得到激勵呢?絕對會。獎賞會激勵你去爭取獎賞。
激勵2.0的失效
行為科學家常把職場工作或學校知識分成「演算式」或「啟發式」。前者是有追求正確與快速,循著單一途徑就可以得到成果,像是櫃台結帳人員或者銀行專員;而後者必須要嘗試各種可能性,找到新的解決方法,像是設計師或者藝術家。
在工業發展之後,為了提更效率及維持產品品質,開啟了「福特式」以流水線的方式生產,大批員工就像是一枚螺絲,整天持續相同動作即可。這些「演算式」的工作很適合使用獎懲來激勵員工正面行為(全勤獎金)及抑止負面行為(遲到扣薪)。
隨著人力成本的提高,這類型的工作也最容易外包至其他人力成本較低地區,甚至出現自動化的設備取代,使得「啟發式」的工作興起。
「啟發式」的工作必須要經過一段長期的思考,甚至要忍許多的挫折,需要投入大量的心力,全勤及遲到對於這類工作的效用較低,他們可能及時準時上班卻煩心家中事務無法專注,也可能在下班後持續思考解決方案,這是激勵2.0無法管理的。
糖果與棍子的失效
書中列出「獎勵」失效的七個原因:減少內在動機、績效、創意及良好行為,增加不道德行為、依賴及短視。
簡單來說,獎勵或懲罰都容易使你得不到想要的行為,但會讓你獲得更多不想要的行為。
為了獲得獎勵而直覺式的往終點前進,減少了嘗試及醞釀思緒的時間,論件計酬的工作或許可以加速完成,但對於藝術創作或知識性研究終究會減少創意。
獎勵會讓人過於依賴,當孩子這次倒垃圾可以獲得零用錢10元時,下次沒有零用錢絕對不會再去倒垃圾了,所以,請將零用錢與家事分開。
不僅僅是物質上的獎勵,就連精神上或口頭稱讚都是紅蘿蔔的一種,如果真的需要獎勵,你可以使用下列兩個方法:
- 請盡可能地讓獎勵越不明顯越好,像是私下讚美(一對一進行)、真誠的讚美(發自肺腑,要不然就閉嘴)、不要過度誇讚(小孩可以一眼就看穿大人的把戲)。
- 所有的外在獎酬必須讓人意想不到,而且唯有任務完成後才能見光。可以使用「既然式」的獎勵,像是「既然大家都已經完成任務,我們一起去慶祝一下」。但「既然式」獎勵出現的次數增加之後,就必然會轉換成「預告式」獎勵。
獎賞反而蒙蔽了思考、扼殺了創意。獎賞就其本質而言,會窄化我們的焦點。如果解決方法是一條明顯的直路,此舉確有助長之效,讓我們直視前方,專心飆速度。然而針對創意或思考的挑戰,獎酬侷限了我們的視野,遮蔽了原可讓受試者看到事物新用途的寬廣視野。
讓工作變成遊戲的三要素:自主、專精及目的
我們一不小心就會讓遊戲變成工作,但只要具有自主、專精及目的,我們也有機會改寫工作,使之變成遊戲。
激勵3.0的三個要素中,自主是最為重要的,使我們出於意志的選擇;專精的過程是一段痛苦的歷程;而目的則是任務的核心價值。
自主乃是人類的天性之一,尤其在孩子身上更為明顯(沒有一個2歲孩子會在你規定的時間乖乖躺在床上準備睡覺),但學校及社會的管理下,使我們失去了部分的自主。
自主是你可以選擇工作內容、工作時間、工作方式及與誰合作,當我們可以依據自由意志做出選擇,會大幅提高工作的滿足感,即使遭遇困難或失敗也較能堅持下去。
然而,無論是在職場辦公室或學校課堂,我們卻是順從太多,投入太少。順從或許可以讓你熬過白晝,但唯有投入才能讓你走過漫漫長夜。
專精意味著不停的挑戰自己,當挑戰的難度略高於能力時,就可能會進入「心流」狀態,會使你感受到超凡的滿足經驗,使你的努力得到回報。
要達到專精需要符合三要素:第一,你必須要有要「成長心態」,相信能力可以藉由努力成長。第二,「心流」只會偶而出現,更多的時候都處於痛苦,具有恆毅力,對目標抱持熱情與毅力,才能熬過困難的時刻。第三,認清專精的本質,你可以盡可能地接近專精,但永遠也無法達到專精。
有些是能讓你的人生灌注意義,付出努力即是其一。努力代表你在乎某樣事情,而且這件事情對你攸關重大,你願意忘為它流血流汗。如果你對任何事物都沒有珍惜的意願,也不願投注心力去爭取,這樣的生存是貧乏的。—卡羅.德威克
最後,目的則是你的「為什麼」,做任何一件事情背後的意義。因為我們並非如想像中的理智,我們的情感有時候會趨使我們去做出不符合自身最大利益的事,像是與他人吵架或爭辯、為了賺更多的錢違反法律、捐款給弱勢團體,或者養寵物。
有時候是為了追求財富或者得到權力之類的「名利目標」,像是爭吵或者賺更多的錢;有時候是為了幫助他人、學習或成長的「目的目標」,像是捐款給弱勢團體或者捐血。
研究發現,當你懷有「名利目標」時,你確實更有可能坐擁金山,但你無法滿足(畢竟沒有人會覺得錢夠多了),你會再擴大自己的目標,去追逐更多的金錢及權力。
相反的,當你存有「目的目標」,為自己設立了充滿意義的目標,小至照顧好自己的寵物,大到能影響境遇不如你的他人命運,都會讓你感到心滿意足。
人怎樣花自己的錢,跟賺多少錢至少是同等重要。尤其是把錢花在別人身上(替太太買束花而不是替自己買MP3)或某個社會志業(捐給宗教團體而非替自己剪個昂貴髮型)上,確實能夠提高主觀的幸福感。
結語
閱讀完這本書讓我對「獎勵」有了很矛盾的想法。
我很早就知道物質上的獎勵會破壞內在動機,使得孩子過於依賴獎勵,但我沒想到就連精神上的獎勵也是如此,再一次讓我覺得養兒育女真的是一門學問。
身為父母常常會似乎常常會被提醒要多鼓勵孩子,我們常因孩子做了符合我們期待的行為而大聲讚美,希望他能再一次或更多次的重複這些行為,但無意間卻破壞孩子的「遊戲」。
我小時候是個會主動打招呼的小孩,但小學高年級後有次聽到父母說「某某阿姨都說你很乖,會主動打招呼」後,突然間打招呼對快青春期的我來說變得很彆扭,打招呼似乎變成像是想要獲取稱讚的手段。
獎賞或讚美是必要的,它會提高短時間的動機,但使用的越不著痕跡越好。想要提高長期而強烈的動機,請給孩子多一點的自主,給他選擇、時間及空間,讓他有足夠的動力度過艱困的專精時期。
同時也再一次的提醒我,工作與遊戲間的區別在於你是否自願及發自你的內心,當面對任何的工作,不論是完成一份報告、運動或者整理家務,你都有機會使它們變成一場遊戲。
讓孩子自己去想辦法—你要忍住不去糾正或協助他們,甚至連誇讚都要謹慎為之——要能讓他們累積出自信,不會因為焦慮與壓力就舉步維艱、寸步難行。—《閉嘴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