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相談所

使自己邁向更好的人生

《金錢智能》~七個關鍵概念使你更聰明的管理金錢

Posted by:

|

On:

|

前言

對數學異常頭痛的我每每想到要閱讀關於金錢的書就頭痛,我知道這件事極為重要,但總是提不起勁來。直到去年發生了幾件影響我生活的大事,我才意識到不能再逃避金錢管理的問題。

選擇這本書僅僅是從圖書館書架上看到一句話就決定要閱讀了:『現金在你擁有的瞬間就開始腐爛了』,很適合一直拖延沒有好好管理金錢的讀者。另外,作者將篇幅切割得非常易於閱讀,且在書中舉了許多具體的例子,讀起來算是不需要持續的專注力,可以讀個一兩篇就先休息一下,很適合對於數學不拿手又想管理金錢的新手。

對於物品價值有準確的估價能力

當我們決定打開錢包,買下一件物品或服務時,僅僅是因為我們認為該物品或服務的價值高於或等於價格。但這樣東西買回家後,你開始有些後悔,覺得下次買東西錢應該要再冷靜一些,這可能代表你對於物品價值的估價能力不足。

物品的價值並非固定的,有很多因素會影響物品價值,像是價值觀,有些人覺得用20元買瓶礦泉水很不值得,但有些人會認為這二十元可以解渴又兼具健康;價值也會因為情緒而有變動,我們總會高估自己擁有物品的價值;而價值也會因時間地點而有差異,年份久遠的葡萄酒與沙漠中的礦泉水價格應該會出乎我們意料之外。 而商人就是利用眾多因素巧妙地抬高物品的價值,而使消費則買單。

古諺有云:錢要花在刀口下。就是要我們謹慎的使用金錢。除了賺錢外,使用金錢也是一門學問,除了要能正確評估事物的價值外,更要認清有些事物的價值並非可以用錢來衡量,像是親人、友誼及美德,這些重要的事物值得你付出金錢或時間去維繫。

是投資還是消費?取決於該筆花費是否產生金流?

書中提到一位日本女性花了30000元參加廚藝課,希望能做出一頓美食給家人享用,另外又繳了20000日圓的簿記補習費,希望能通過公司的升職考試,未來能使薪資上漲,最後進入到彩券行花了3000日圓購買彩券,頭獎金額高達上億元。

在我的記帳中,這三筆的花費我都會歸類在消費中,但作者卻認為這是三筆不同支出,廚藝課的花費是消費,因為這筆金額主要是為了自我的滿足感,未來不太會增加金流。簿記補習費則屬於投資,未來可能會因為這筆支出而通過公司的升職考試,進而提高收入。最後,購買彩券的金額則是屬於投機,虧本的機會遠遠大於回本的可能性。

投機這件事無庸置疑,把金錢交付給命運,祈求能達到高額回報,這筆錢幾乎可以說是有去無回,但另外兩筆支,我覺得很難決定是投資還是消費。確實現階段參加廚藝課程出發點或許是為了做頓晚餐給家人,但也有許多日本媽媽做著做著開始經營社群媒體,意外產生金流;而為了參加升職考試的補習費,也可能沒通過升職考試或者選擇跳槽到別家公司,最後也沒產生預期的金流。在消費的當下與未來金流間可能存在很多的變數,要在消費地當下就決定是投資還是消費有點困難。

當然,我想作者提出投資與消費這兩種差異,只要還是希望我們能在打開錢包錢先想清楚,想要滿足我們的心理需求還是期待未來能有什麼發展,更加謹慎的使用自己的金錢。

為什麼銀座的麥當勞這麼少而咖啡這麼昂貴?

銀座屬於日本的高級商業區,但要在這寸土寸金的地方找到一間麥當勞卻不容易。這是因為品牌的訂價策略差異,在台灣預訂連鎖旅館,在不同縣市都有不同的訂價,甚至在假期期間的房價可能高出平日許多,而麥當勞主打平價速食,餐點的定價都是固定的,不能因為銀座店租貴就提高單價,所以在銀座要經營麥當勞相當不易。

但是銀座卻有許多星巴克,星巴克在定價策略與麥當勞相似,都是採用固定價格,但在品牌策略上卻有極大不同。麥當勞講求平價、方便及快速地解決飲食需求,但星巴克講求創新、服務及帶給客人的體驗,銀座中具有店面是為了品牌價值,即使虧損也要繼續投資,所以星巴克在日本的第一間分店就選在銀座(咖啡價格400~600日幣)。另外,銀座還有一家名為「STARBUCKS RESERVE® STORE」的臻選概念店,提供更精緻的咖啡及更高的定價(價格600~1000日幣)。

最後,想在銀座的一般咖啡廳喝一杯咖啡可能需要1000~1500日幣,而這樣的咖啡真的賣得出去嗎?答案是可以,而且就是因為在銀座,所以才能賣得出去,這樣價格的咖啡店開在較為偏僻的地區可能就會經營困難。定價並非真實反映成本,取決於消費者願意支付的多少的金錢去換取在銀座喝一杯咖啡的體驗。

為什麼要購買樂透?樂透的魅力在於一夜致富

大家身邊有固定定期定額買樂透的朋友嗎?為什麼要買他們要一直不停購買樂透呢?

其實,樂透的中獎機率超級低,根據GPT計算大樂透的期望值大約44.67元,而大樂透每注50元,看起來期望值不低,但中獎率卻極低,就連想中普獎(100元)的機率都在10%以下,根本就是買越多越虧錢的遊戲。

就算數學期望值不行,也聽過台灣的樂透的別名是公益彩券,也就是有部分盈餘是要挹注到社會公益團體上,所以你有部分的錢是用來幫助弱勢團體,而確實不是一個賺錢的管道。

但是正因為高額獎金與低中獎率,反而導致大熱透異常熱門。因為大樂透是個買夢想的機會,中個幾萬元的獎項,僅僅能讓你奢侈一把或者增加存款的金額,卻無法給你離職的底氣,所以並不會對你的生活起了太大的變化。但中了頭獎可就不一樣,頭獎的金額可能就會讓你有勇氣過上夢想的生活,離職或者買一台名車。

再來低中獎率剛好符合賭徒心態,當投,擲一面硬幣出現連續十次正面時,你覺得下一次會出現正面還是反面。理智上知道前十次的的結果不會影響下一次投擲的機率,出現正面或反面的機率相同,但你的內心還是會冒出有股聲音,這次應該是反面了吧。也就是說,當你沒中獎的次數越多,反而會讓你有種這次應該會中獎的錯覺。

這很像是我每期對發票的心情,當我覺得我連續幾期沒中獎時,在下一輪對獎時都會覺得這次應該會中獎了吧。相反的,反而在我中獎後,下一期對發票時總有點意興闌珊。

書中也提到一個我長期以來的錯覺,當中獎機率為百1%,如果你買100張,就代表中獎機率100%嗎?答案中獎機率為63.4%。所以中大樂透大獎機率假設為百萬分之一,就算你購買了一百萬次,不好意思,中大獎的機率僅有63.2%。

給年輕人的建議

比起存下多少錢,更應該把重點放在是否具備賺錢能力。在學生時期覺得努力讀書,未來就能順利找到工作賺錢,這種想法已經不在適用於現在,科技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不少的職業即將會消失,而未來需要的職業可能尚未出現,比起傳統上為了某種職業的學習,現在應該培養具備有賺錢的能力。

沒錯,賺錢是一種能力。錢可能會離開你,但能力會永遠跟者你,所以盡可能在教育上多投資自己。能看到需求、估算風險、順應變化、善於建立關係,具有足夠的行動力才足以應付如此多變的世界。

雖然在財務上要盡量追求低風險,不要在意短期的波動,要重視長期獲利結果是否在你的估算內。在生活中作者卻期待我們盡量追求高風險生活(但不要危及自己的生命與安全),多加嘗試並活出豐富的人生。

    這本書帶給我的啟發

    閱讀這本書的時候還是被瘋狂的數學公式搞得頭昏腦脹,但幸好作者都會舉許多生活的的例子來幫我讀者理解,就算數學不好多看兩次還是可以理解意思。

    這本書共提出七個重要主題,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談到機率這章節,讀完知道我才知道自己在這方面知道得很有限,以及缺乏分辨細微差異的能力。

    管理財富並不是讓我們變得貪心或者追求更多,而是讓我們在生活中可以做更多的機會,尤其在困難的時刻,使我們有其他小徑可以穿越低谷。

    管理金錢的主要目的是讓自己幸福,但如果覺得自己有了財富之後就會幸福,那你高估了金錢的能力。過度的追求金錢反而會使我們陷入不幸,像是為了追求高獲利而使自己晚上睡不好覺、為了提高收入而沒辦法與親人一同享用晚餐等。

    如何使用金錢與如何得到金錢同等重要,盡可能地再花錢前先想好這商品或服務的價值,還有這是投資還是消費,是否有機會產生後續金流。學著將錢花費在增加價值上,在投資自己或者投資在其他標的上,甚至買回時間或者帶給他人幸福,讓錢不停地流動,使這筆金錢產生效用。

    讀完後的行動計畫

    讀完這本書,我開始去清點我身旁的現金,也決定好小孩這三年的壓歲錢的處理方式,這筆錢說多不多,但都是家族長輩們的給孩子的一份期待,所以我也不敢太隨便動用,這些錢就以現金的方式一直存在。現在想想自己雖然沒有動用,但也辜負家族長輩的好意。

    目前打算持續記帳,同時詢問自己這筆錢是購買了什麼?滿足自己想要的慾望還是表達對他人的感謝或者是排除了內心的煩躁?盡量想將金錢消費在感謝他人及消除內心的煩躁上。

    像是買了一杯飲料,滿足自己想要喝點甜的慾望,但對於健康有點負面影響→減少這樣的支出

    買了一份生日禮物給家人,想表達對他的感謝及重視→這支出OK

    預約的車體美容,使車子內部變得很乾淨,坐在車內的煩躁感消失→這支出OK

    最後,從作者的參考書目中選定了下一本書想閱讀的書:《蘋果橘子經濟學》,希望能得到更多有關金錢方面的知識。

    Posted by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