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相談所

使自己邁向更好的人生

《鳥居的密室》~當聖誕禮物成為救贖

前言

在聖誕夜,小楓在二樓的房間意外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聖誕禮物,然而,她的母親卻在一樓的密室內慘遭殺害。所有門窗緊閉,密室之謎無法解釋。

與此同時,鎮上近期的失眠、爭執與靈異現象竟在聖誕節當天戛然而止。究竟降臨的是聖誕老人,還是千年惡靈?

本書出自日本推理新本格派大師島田莊司之手,御手洗潔這位少年偵探更是他筆下最精彩的角色之一。本格派推理小說的特點在於縝密的佈局與充足的線索,使讀者能夠與偵探一同推理,享受解謎的樂趣。故事的結尾總能給出合理的解釋,雖然少了些想像空間,卻讓人充滿鬥志,想與御手洗潔一較高下。

其實凡事都一樣,當人們深信不疑時,真正的事物就會出現。

心得

一、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庭的傷與救贖

國丸與小楓的悲劇源自家庭。他們都出生於家暴與酗酒的家庭,母親無力反抗,甚至試圖依靠肉體吸引更有經濟能力的男人。

在情感與經濟不穩定的環境中成長,幼小的孩子為了生存,學會察言觀色,變得沉默寡言或過於早熟。國丸的回憶清楚地描繪了他的處境——他理解父親的殘暴,也明白母親的軟弱。因此,當他察覺母親被欺騙時,卻選擇沉默,因為他知道母親不會相信他,而是沉浸在自己的美夢裡。

對於父母的矛盾,他也明白雙方皆有過錯——父親酗酒、不務正業,母親則缺乏讓男人變好的力量。面對無法改變的家庭環境,他選擇離家,甚至在母親去世後前往京都工作。

小楓亦然,對於無法改變的過去選擇沉默。她早已知曉母親的兇手,也明白這個世界沒有聖誕老人,但在無能為力的生活中,只能等待自己長大。

幸運的是,小楓得到了一位願意伸出援手的大人,而國丸則未曾獲得這樣的機會。他的世界崩塌了,卻用自己的方式守護了小楓的未來。

雖然內心受創,但因為她只是個孩子,所以只能仰賴大人才得以生存。

二、東京奧運前夕的哀愁

小說的時間背景設定在1964年聖誕節,東京奧運剛落幕。

故事中,東京奧運的榮耀與暗面交錯出現。為了趕在比賽前完成現代化建設,無數工人日以繼夜地工作,甚至開始依賴興奮劑來維持體力。當時,有數百萬名工人使用甲基安非他命來提升工作效率。

國丸的母親也是這個時代的犧牲者。她被灌輸著奧運的偉大意義,過度勞動並濫用興奮劑,導致神智不清、劇烈頭痛,最終罹患癌症。她生命的最後幾年為奧運拼搏,卻在開幕前便離世。

她留給國丸唯一的禮物——東京奧運門票,竟是偽造的。這無疑是對國丸最沉重的打擊,當母親窮盡一生想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為了奧運付出生命,但最後的回報竟然是一場騙局。

三、最好的禮物不是物品,而是愛與教育

貫穿整個故事的核心,是「禮物」。

小楓收到聖誕老人的禮物,真正拯救她的不是這份禮物本身,而是其背後所承載的善意,讓她知道自己被愛著。這份回憶支撐她度過童年的黑暗,使她成長為帶著善意的成年人。

國丸曾收到母親唯一一次的禮物——偽造的奧運門票,這讓他再次感受到世界的惡意,封閉了內心。最終,是同樣孤獨的小楓打開了他的心門。

國丸帶給小楓的,不只是愛,還有「教育」。

家庭功能不彰的孩子,最大的缺失往往是「教」。國丸自身的課業落後,並非能力不足,而是家庭環境導致學習資源的缺乏。他深知貧窮與學業落後會使人受到老師的漠視、同儕的霸凌,因此,他耐心陪伴小楓玩文字接龍、學習簡單數學,讓她愛上學習。

在新的家庭裡,小楓能夠與繼父和睦相處,並在學業上表現良好,獲得更多人生選擇的權利,最終,她也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幫助社會上的弱勢群體。

要是當中有一位憨傻的老爺爺,不是為了自己的慾望,而是為了那些孤獨的孩子們,自掏腰包為他們發禮物,那是多麼棒的事阿。

四、沉默的孩子,其實正在求救

小楓想要聖誕老人送禮物給自己,卻對母親說一點都不期待聖誕禮物。

小楓早就知道聖誕老人的真相,但她不能說出來,一旦公布聖誕老人是國丸先生,等同於承認國丸先生案發時有進入到密室中。

小楓早就知道國丸先生不是兇手,但她不能說出來,一旦說出來後,可能會對美子媽媽造成莫大的打擊。

國丸想要一個鉛筆盒或襪子,卻說不出口,因為怕媽媽挨打或難過。

國丸早就知道「宿利先生」並非良人,而是帶著某些企圖靠近母親,但看著母親沉浸在幸福中的模樣,卻什麼也說不出口。

國丸也知道兇手是誰,但為了讓小楓有個美好的未來而決定閉口不言,一個人在牢中生活。

太早承擔生活壓力的孩子大多都很沉默,這個沉默並非是「話很少」,而是對於重要的事情卻「說不出口」的狀態,他們很想說,但卻擔心說出口會使得身旁的人難過或覺得沒有人會在意他們的心情。

這個沉默往往是他們保護自己的方式,不想再受傷或者不想再失望,小楓閉上嘴巴,而國丸甘心活在鐵窗內。

小楓無法對媽媽說想要聖誕禮物,最後再國丸耐心的陪伴下,終於能打開心扉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而國丸在小楓的祝福中,也終於能打開自己的心牢,走出囚禁自己的監獄。

當孩子開始沉默,或許他們已經承受了太多。

五、視而不見的殘酷真相,終究無法忽視

許多時候,我們選擇視而不見,但這並不代表它不存在。

國丸逃避過去,試圖遺忘母親,卻在遇見小楓後被迫直面童年的傷痛。

老師對衣衫破舊、學習落後的國丸視而不見,使他在冷漠中成長。

美子媽媽對弟弟的品行視而不見,堅信國丸是兇手。

視而不見的事物並不會消失,它們只是積累,最終可能形成巨大的悲劇。

其實,國丸的童年裡,或許正是缺少了一位真正的聖誕老人,才會讓他傾盡所有,只為確保小楓能收到禮物。

後記

比起輕巧可人的短篇小說,我更喜愛鋪陳縝密的大長篇,短篇閱讀起來輕鬆有趣,但長篇會帶著更豐富情感及更多的轉折,每每閱讀長篇小說就是會讓我進入心流,完全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

這個故事發生在京都的錦天滿宮旁邊的集體住宅處,錦天滿宮主要是供奉學問之神菅原道真的神社,而這處錦天滿宮神剛好位在京都的新京極商店街內,該處熱鬧非常,地價寸土寸金,而使得錦天滿宮的石鳥居插入在兩旁的商店街內。

閱讀的時候一直想像不出到底是怎樣的街景,閱讀完後上網查詢才發現竟然真實存在這個鳥居,不禁對作者豐富的想像深感佩服,好想知道作者是不是因為這個鳥居才寫下故事。下圖取自樂活的大方

書中提到京都的一種點心「鍵麻糬」,由繫繩包裹的白色包裝紙,先開盒子的盒內塞滿了撒上黃色黃豆粉的方形糕點,用盒裡富的一小根竹籤,很吃力地切開埋在黃豆粉裡的一塊方形糕點,接著插起當中切好的一小塊。

看到這裡還特地去查了「鍵麻糬」,但似乎不像是作者描述的點心,真想知道什麼是「鍵麻糬」,下次有機會去京都可以坐在鴨川下品嚐。

書中採用「現在-過去-現在」的布局,先用「現在」來說明案件發生之後的後續與現況,中間的「過去」使用國丸先生的視角說明過去的人物背景及情感,最後又回到「現在」來說明故事後續發展。

這種描述手法法可以深入腳色,像是今昔的小楓與國丸,了解他們的背景及理解他們的行為。可以增加懸疑感,像是鐘擺與密室,讓書迷好好地摸索其中奧秘。可以加大情感對比,提醒我們有些事情發生並不是偶然,而是橫跨了數十年來的累積,緩慢地加大了震幅,最後形成巨大的悲劇。

Posted by

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