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教場0》是風間在警界輔佐新進搜查員的短篇小說,因現場搜查員失誤受傷,最後決定回到警察學校去訓練更多的學員,而《教場》就是風間在警察學校與學員之間的故事。
而教場指的是教室,也就是日本警察學校訓練的場所。這本書是系列作的第一本,也是講述風間公親在警察預備學校的故事。
面對36名想成為警察的學生們,這些學生年紀不一,各有各的動機,有些人可以成為警察而有些人卻被刪除,在這嚴格的系統下,有令人無數嘆息之處。
作者在描述警察相關機關極為生動,從每則短篇讓你一窺警察學校的各種不合理的體制,從風間詢問學員:對你來說警察學校是怎樣的地方?讓你不由得去深思這個問題的答案。
這所學校動不動就會發生不合理的事。

短篇心得
第一篇 路檢
宮坂定~具有敏銳的五感、觀察細膩,完全能適應警察學校各種不合常理的規定,在面對各種場警總能作出正確反應的宮坂,也是風間公親選擇的密探
平田和道~缺乏抗壓性,父親為警察局局長,兩次任職失敗後選擇進入警察學校
宮坂與平田兩位從入學前就有淵源,平田的父親是派出所的所長,曾經對宮坂有恩,也因此讓宮坂投入警察的行列,所以宮坂對於平田更是照顧,但平田從兩間公司辭職,就是完全無法適應警察學校的學員,膽怯、沒有毅力及無法融入在環境中,處在被退學的邊緣。
平田沒有能力卻有著極高的自卑心,這種性格無法承認自己沒有能力,因而容易扭曲現實,就將錯誤歸咎於他人,無法求助他人且對於他人好意也無法坦然接受,認為他人的好意都帶有憐憫的企圖,明明與宮坂有著極佳的緣分,卻也因此忌妒而退出警察學校。
這因為兩人的緣分,使得平田一直將宮坂視為比較對象,而偏偏宮坂在適應環境及正向的態度都遠遠的領先平田,才讓平田不得不扭曲現實,使得對宮坂的恨意逐漸升溫。
嚴苛的環境會使人流露出真實的面貌,而警察學校中魔鬼教官或者是各種毫不人性化的規定,就是在逼迫這些學員展現真實的自我,從而選出適合警察工作的人們。
風間:「警察學校對你來說是什麼地方?」 宮坂:「或許,是篩子吧?」
趁早將欠缺警察資質的學生剔除的篩子。

第二篇 牢問
楠本忍~具有強烈的動機,擅長偵訊,很很擅長應對偵訊,想成為警察將因車禍而過世的未婚夫的兇手繩之以法
岸川沙織~身材高大卻個性膽小、不擅長與男性往來,較為依賴楠本,想從事對社會有益的工作
忍與沙織是少數的女性學員,沙織軟弱的個性與忍刻意的接觸下,兩人成為好友。忍抱著想成為警察找出因車禍而過世的未婚夫的兇手,卻在警察學校中意外的找到兇手,在與兇手迂迴的過程中,卻也認清自己的盲目。
執念具有強烈的力量,可以幫助我們度過痛苦或者艱困的狀態,但也具備強烈的危險姓,會讓你不顧一切堅持自己的信念。
就像具有強烈執念得楠本忍,因為執念而撐過像地獄般的教場,也因為執念而使自己陷入危機。
人性是不能考驗的,因為人性中本來存善惡並存,平時的道德感與價值觀會讓我表現出良善的一面,但環境如果險惡,卻往往會使人露出邪惡的一面。
沙織明明就沒有犯罪,卻因為教場嚴苛的忍的刻意建立信任感與而感到憤怒,最終選擇了退學。
在培育必要人才之前,篩除不需要的人才,這就是警察學校。

第三篇 蟻穴
鳥羽暢照~身材略胖,想成為白車員的學生,聽力極為敏銳,可以從聲音判斷出速度。
稻邊隆~具有極佳的珠算能力及劍道能力
而兩位在警察學校的好友,也因為警察學校的各式規範而反目,最後兩人終究無法達成夢想,一人退學離去,一人再也無法實現小時候的夢想。
閱讀這篇時覺得教場的某些規定實在是太殘酷了,像是只能書寫出事實的日記,而且這日記不僅僅有字數限制,還會被許多教官傳閱。
還有連帶責任及過度責罰,責罰並沒有固定的準則,往往依靠教官的心情來訂立,人性在過於嚴苛的考驗下,反而會使惡劣性格暴露。
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篇,有兩個地方我很喜歡,第一是知心好友反目成仇,不同與以往和好的戲碼,第二則是結尾的復仇方式讀完讓我有種窒息感。
因為會發生所謂擠壓傷症候群的現象。手腳如果長時間遭到壓迫,細胞會壞死。壞死的細胞會流出鉀、肌紅素、乳酸,血液會變得濃濁。這時候如果搬開壓迫物,濃濁的血液會一下子流遍全身。於是導致立刻意識不清,弄得不好甚至會死掉。

第四篇 調度
日下部准~因體能退化而退休的拳擊手,為了養家餬口而一定要成為警察,資質平庸,具有強烈正義感
樫村巧實~想法活躍,善於獲得資訊,清楚的知道他人與環境背後的意圖
我喜歡樫村巧實這個腳色的設定,他不認為自己是學生,而是把自己定位為演員,僅僅在演出警察學生的腳色。收集資訊,謀定而後動,在別的學生為了分數斤斤計較或者出風頭時,他知道越不顯眼越好,他知道人性的落點,知道警察學校所有規則背後的涵義。
就像書中日下部詢問樫村為什麼警察學校裡的「練習用派出所」要蓋成兩層樓,明明知道答案的樫村卻假裝不知道。明明在暗度陳倉卻表現出明修棧道的模樣,這樣的腳色實在令人討厭不起來,因為我們都想成為這樣的人。
日下部在意「練習用派出所」為什麼不蓋成平房,這樣就不至於太熱;而樫村在意為什麼要讓學生於「練習用派出所」內負責校內警備工作,直接發包出去不是更好嗎?
在學員瘋狂的尋找縱火犯時,日下部試圖用不在場證明來表達自己並非縱火犯,但樫村卻知道學校只需要一個縱火犯,而是否是真正的縱火犯根本不是重點,最後讓日下部成為代罪羔羊,兩人對於事件的判斷度,高下立判。
樫村雖然不幸退學,但從他能做出『利害』的判斷,應該在每個職場都能發光發熱,只是不適合警察這個職位,因為警察需要是做出『正確』的判斷。
塑造出注重縱向組織,更勝於橫向夥伴的人格。

第五篇 異物
由良求久~喜愛駕駛汽車,不愛與人交際,個性獨來獨往且肆意妄為,是學員心中的討厭鬼
安剛學~體型矮小,性格純真,擅長追蹤
一開始對於風間如此想培養由良感到不解,一個對於警察工作沒有熱情,也不重視團隊組織的人真的適合成為警察嗎?
由良僅僅喜愛駕駛汽車,但對於警察這份工作卻沒有熱愛,卻在練習駕駛過程中不小心誤傷風間,感受到警察這份工作的重量,反省自我。
書中提到做久了警車駕駛,人格都會改變,因為每次鳴笛其他車輛都得讓路,這種獨佔公用道路跑久了,會有種唯我獨尊的氛圍。
就像警察與人民的權利不對等,具有高權力的警察常常在一不小心下就可能會侵犯人權或濫用公權力,而由良耿耿於懷因自己的失誤而誤傷他人,並想彌補自己的過失,往後在執法時一定更能加謹慎。
總算有一篇是兩個搭檔總算同時留下來了,看的時候膽顫心驚的,幸好這兩人的本質都算善良,終於有搭檔順利畢業了。最後,睚眥必報,滴水必還的由良也別有一番魅力。
在無謂的地方特別仔細正是警察這個組織的常態。
只要是教官判斷應該要留下的人才,就算要做一對一指導也要留下。這裡就是這樣的場所。

第六篇 背水
都築耀太~一個天生就適合當警察的人,所有表現得異常優異,幾乎沒有遇到任何困難,但在畢業前夕卻開始出現拉肚子症狀。
在書中描述甚少,,幾個篇章的出現都有安排都築的出場,且表現異常出色,存在感強烈,讓人有很大的期待感,但結果讓我很失望,沒有弱點的人物真的好無趣。
這篇主要是在探討極限的感覺,極限是一種安全機制,會提醒我們再多一些可能就會受傷,但也因此而束縛我們,無法知道自己真正的極限。
警察學校裡面的學員或多或少都有被逼到極限,覺得自己快撐不下去的時刻,但這些考驗卻一直在都築的安全範圍之中,反而讓都築對未來覺得恐懼,在畢業前夕即將分發至各地方之際,才開始出現拉肚子症狀。
突破極限是一件痛苦的過程,但唯有突破之後才能知道自己是做得到的,自己的心智上現又往上移動了些,再一次的面對自己的極限時,才更能知道如何突破現狀。

尾聲
最後留下一些風間與下期學員的見面場景,雖然短短幾頁,但感覺得出作者應該還有某些想法尚未完成,第二步的主角也呼之欲出,很期待《教場2》的來到。
我很不滿,各方面。

心得總結
對你來說,教場是什麼?
教場的主要目的是培養新生代的警察,在學校中除了知識與實務上的學習外,更重要的是學員的心理韌性、抗壓能力、意志力,但更關鍵的是學員是否能在極端疲憊和痛苦中仍保持冷靜,確保適合的人進入警察體制之中。
對我來說,教場就像是個未來的小型警察局,隨時會遇到不合理的上司,遇到不理性的民眾,肉體上極有可能在任務中受傷,自己的信念在高壓下可能會崩毀。
教場也像是個篩子,將不適合的人們排除在外,對於適合成為警員的學生們格外輔導,減低雙方耗費的成本。
怎樣的人才能從較場中畢業呢?
具有強烈的動機及執念的人們,有著堅定的信念,將目光放在遙遠的目標上,才能將肉體上的痛苦感減到最小。
教場裡種種看似不合理的規定都是要培養出優秀的警察人員,也暗示了在現實中的警察生活裡會有更多不合理及考驗。
作者刻意的鋪陳這幾篇短篇小說,這一篇的結果可能到了下一篇才會明白,使得這36位同學感覺更加緊密,幾位學生之間的互動更為緊密,感覺到故事並未結束,不停地發酵下去。
現在想想,《教場0》也使用過這種編排,上一任的門生通常會給下一任門生一些建議,而在《教場》中縱向聯繫更緊密些,讀起來更有趣了。
